“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獨特優(yōu)勢。我們肩負著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使命,也面對著前進道路上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挑戰(zhàn)。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4年黨紀學習教育加強紀律建設心得體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5年黨紀學習教育加強紀律建設心得體會1
*積極探索全周期全鏈條黨性教育模式,堅持黨性教育與紀律教育相結合,引導黨校學員加強黨性錘煉、堅定信念宗旨、不忘初心使命,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和事業(yè)觀。
一、聚焦凝心鑄魂,弘揚清廉風尚
強化政治引領,嚴格落實校委會“第一議題”制度,第一時間組織學習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廉潔文化建設等重要論述,傳達學習三級紀委全會精神,研究制定清廉建設和“清風黨校”廉潔文化建設等實施方案,加強頂層設計、強化頂格推進。
打造“清廉課堂”,設置黨性教育專題教學單元,將理想信念、黨的宗旨、“四史”、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等內容納入教學課程體系,強化黨章黨規(guī)黨紀教育,開設《中國共產黨章程》原文導學、《年輕干部要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圩?rdquo;》《職務犯罪及其預防》《案例教學:公職人員警示教育》《民法典》等課程,邀請市委主要領導講授專題黨課,市紀委主要領導作黨風廉政報告,引導學員自覺用黨章黨規(guī)黨紀規(guī)范言行舉止。發(fā)揮學員管理導學督學促學作用,通過“第一課程”領學、交流研討互學、線上平臺促學相結合的模式,引導學員持之以恒用xxx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切實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轉化為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黨性修養(yǎng)的強大動力。
強化研究闡釋,打造“五中心一論壇一期刊”多元陣地,用好《*日報》“理論周刊”“學習論叢”等專欄,強化清廉建設理論研究和宣傳闡釋,及時準確發(fā)出黨校聲音。圍繞黨性教育、紀律教育開展重大市情調研、課題研究、決策咨詢等工作,多項成果轉化為市委市政府決策。
二、豐富載體形式,增強拒腐防變“免疫力”
實踐鍛煉鑄忠誠,探索“沉浸體悟+課堂研討”模式,組織學員赴大澤山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楊明齋事跡陳列館等地開展連線成片沉浸式黨性教育,通過專題輔導、現(xiàn)場教學、實踐勞動、志愿服務等形式,使學員潛移默化接受黨性教育。探索“課堂教學+研修實訓”培訓模式,組織主體班次學員赴上海、蘇州等地研修實訓,實現(xiàn)理論素養(yǎng)、黨性修養(yǎng)、專業(yè)能力同步提升。
基層調研轉作風,按照學習教育要求,緊扣我市18個方面的調研重點,組織學員開展“身入心入下基層,問計問需到一線”集體大調研活動,通過“走、看、訪、研、悟”相結合的方式,走進新經濟組織、重點項目現(xiàn)場、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實踐課堂,聽真話、察實情、解難題。出臺《關于主體班次學員參與決策咨詢工作的意見》,鼓勵學員聚焦熱點重點難點問題,撰寫有價值的咨政報告,為*高質量發(fā)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正反結合強定力,聯(lián)合市紀委監(jiān)委機關、市委黨史研究院舉辦“百年黨史再出發(fā)一路清廉護復興”專題朗讀會暨圖書贈閱儀式,組織學員選取《復興文庫》《清廉之島故事會》《本色——*黨史人物清廉故事》中的經典篇目朗讀和情景劇表演,用好受贈閱的近500冊圖書資源,擺放于學員宿舍和書吧,使黨性教育和廉潔教育更加生動深刻、觸及靈魂。組織全體學員觀看警示教育片,舉辦“青心向黨、紀語潤心”課前一刻鐘警示教育活動,及時傳達學習有關典型案例,組織學員到各類廉潔文化陣地、*監(jiān)獄等地“近距離”“面對面”接受教育,引導學員筑牢拒腐防變堤壩。
主題宣講促升華,持續(xù)深化“黨性大講堂”特色品牌,上線“黨性大講堂”公眾號,引導學員撰寫黨性體悟文章,開展黨性宣講,通過“創(chuàng)新+走心”“線上+線下”“活動+體驗”相結合,實現(xiàn)黨性教育與紀律教育有效融合。今年以來,學員們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主題進行宣講,生動展現(xiàn)黨員干部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的責任和擔當。
組織生活聚合力,建立學員臨時黨支部,規(guī)范開展“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在學制一個月以上的主體班嚴肅認真進行黨性分析,引導學員結合黨校學習收獲,聯(lián)系思想和工作實際,對照黨章和黨中央關于黨員干部的標準要求,開展全面的“政治體檢”,查找問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不斷強化黨性意識、黨員意識和紀律意識。
文化熏陶強黨性,實施“紅色校園”提升工程。建成“勇立時代潮頭——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錘煉黨性”主題館,設置初心石、宣誓墻、毛嶺山紅色文化長廊等紅色景觀,營造紅色校園文化氛圍。組建“紅色先鋒”校園合唱隊,探索開發(fā)“音樂黨史課”,定期舉辦“紅色經典”朗誦會、“紅色光影”映初心、“經典鑄魂——紅色歌曲進黨校”等活動,使學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文化熏陶。深化“清風黨校”品牌建設。啟用“清風黨校”品牌Logo,深化品牌內涵,發(fā)揮品牌引領作用。在綜合樓大廳大屏幕播放廉潔文化宣傳視頻、海報,緊盯重要節(jié)點發(fā)布“清明莫忘清廉意”“粽有相思、清廉相伴”等廉潔提醒,制發(fā)廉潔提醒卡和視頻,在全校營造良好的廉潔文化氛圍。開展“班級文化”創(chuàng)建活動。結合不同班次實際,組織開展班徽、班訓、班級理念創(chuàng)建活動,激勵學員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神,營造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學習氛圍。
三、堅持從嚴治校,以遵規(guī)守紀強化黨性養(yǎng)成
嚴格培訓紀律,認真落實中央以及省委、市委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要求,明確“十不準”紀律規(guī)定。上好“開學第一課”,市委領導、校領導、班級組織員分層次開學動員和入學教育,明確培訓紀律和學習要求。
嚴格日常管理,建立學風巡查督查通報制度。各班成立學風建設督查小組,定期開展巡查,每周在支部例會上通報巡查情況。建立考勤公示制度。嚴格執(zhí)行封閉管理、考勤管理及離校審批制度,通過“智慧校園”平臺,將各主體班學員出勤、請假、遲到情況予以公示。堅持紀律教育提醒常態(tài)化。學員外出“三同”教育、異地培訓前重點進行紀律教育,返校一周內,臨時黨支部及時向校委書面報告遵守培訓紀律情況。
嚴格量化考核,學制一個月以上的班次實行百分制量化考核,考核結果計入學員學習檔案并反饋組織部門和派出單位。其中,將黨性錘煉、紀律表現(xiàn)等作為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標,以制度的剛性約束為學員培訓立下規(guī)矩尺子,大力弘揚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
2025年黨紀學習教育加強紀律建設心得體會2
政德,即為政之德,既指以德作為治國的原則,也指為官者應有的德行。新時代新形勢下,領導干部修好政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不僅有益于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而且對于促進社會道德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市把政德教育擺在干部教育培訓的突出位置,通過創(chuàng)新戲劇傳播內容、挖掘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開展“三同”實踐教育、健全完善制度保障等措施,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涵養(yǎng)為政之德,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一、創(chuàng)新戲劇傳播內容,打造沉浸式教育課堂
市從紅色革命文化、現(xiàn)實工作案例中提取故事素材,將一個個生動案例搬上熒屏舞臺。比如,以膠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和第一個縣委成立為素材,以早期共產黨員李伯顏、孫耀臣等為原型,精心創(chuàng)作紅色題材呂劇《初心》,再現(xiàn)膠東早期黨組織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和領導者短暫而又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和生命軌跡,塑造了一批有理想、有血性、有擔當、有真情的共產黨人光輝形象,讓干部在沉浸式的觀劇體驗中牢記黨的初心使命。注重用貼近生活的故事,質樸清新的旋律,優(yōu)美動聽的曲調,極具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唱腔與對白,把黨的理念生動具體地傳播到每個角落,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明大德”。比如,以反腐倡廉為主題的《斷橋驚魂》、以優(yōu)秀農村支部書記為原型的《夕照別樣紅》、以抵制村委換屆賄選為主題的《選舉前夜》、以準兒媳巧斷準公爹污染環(huán)境案為原型的《殃及池魚》、以巧妙化解民事糾紛案為原型的《針尖對麥芒》等劇目,在市多個干部教育培訓班次中上演。
二、汲取傳統(tǒng)文化精粹,打造基層政德教育陣地
統(tǒng)籌傳統(tǒng)文化資源,優(yōu)化政德教育載體,增強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現(xiàn)實性和時代感。市夏格莊鎮(zhèn)以明朝大理寺卿張夢鯉為代表的“雙山張”家族在當?shù)仡H具盛名,他留下的“清、慎、勤、智、仁、勇”六字家訓,聲名遠播,成為十里八鄉(xiāng)的精神內核。近年來,市在張夢鯉故居基礎上,以總書記“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總要求為建設理念,打造*雙山政德教育基地,該基地依托張夢鯉的家訓六字箴言,融合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黨性教育,對436位古今鄉(xiāng)賢生平軼事深入解讀,集展覽、收藏、文創(chuàng)、互動、多媒體教學等多種形式和維度為一體,成為遠近聞名的基層政德文化教育陣地。近年來,市先后組織全市黨員干部、青年學生等深入基地參觀學習,開展現(xiàn)場宣講、理論教育、志愿服務等活動900余場次,參與者3.2萬余人次。
三、開展“三同”實踐教育,做好政德教育延伸
為更好引導黨員干部強化宗旨意識,市打造了以日莊鎮(zhèn)溝東村為代表的“三同”實踐教育基地,組織黨員干部與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實地感受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幫助黨員干部轉作風、接地氣,進一步提升黨性覺悟,增強群眾觀念,細修政德之風。在此基礎上實行“145”教育模式,包括“同坐一條板凳”1個主題活動,課堂教學、農家生活、田間勞動、交流互動4大核心教育板塊,“干、看、聽、思、悟”5大互動體驗式培訓模式,真正把課堂設在基層一線,實地感受基層群眾生產生活,進一步錘煉黨性覺悟,拉近干群關系。黨員干部深入群眾家中,與群眾一起吃、一起住、一起進田入地干農活,詳細了解生活現(xiàn)狀和收入情況,與農民群眾促膝談心,在朝夕相處中進一步實現(xiàn)了干部群眾心與心的交流與融合。
四、健全完善制度保障,讓政德教育有“規(guī)”可依
建立公正公平的政德激勵和懲治機制,在選人用人中突出“德”的優(yōu)先地位,強化政德建設指揮棒作用,樹立以德修身、以德服眾、德才兼?zhèn)涞倪x人用人導向。制定《黨政主要領導干部任前告知手冊》,完善“任前告知、定期跟蹤、及時提醒、有案必查”常態(tài)化監(jiān)督機制。研究制定《關于解決“上熱中溫下冷”問題的若干措施》,進一步明確“下”的標準,暢通“下”的渠道,6名市管干部因履職不力被調整出領導崗位。注重防微杜漸,對于政德方面出現(xiàn)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的,及時給予批評教育,有針對性地“咬耳扯袖”。利用反面典型開展警示教育,讓政德教育觸動思想和靈魂,讓領導干部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2025年黨紀學習教育加強紀律建設心得體會3
市紀委監(jiān)委充分發(fā)揮警示教育在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中的基礎作用、一體推進“三不腐”中的貫通作用,堅持系統(tǒng)思維、系統(tǒng)觀念、系統(tǒng)方法,突出警示教育的經常性、震懾性、引導性,有效發(fā)揮警示教育的治本功效。
一、深化以案為鑒,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效應
堅持思想教育為先。市紀委監(jiān)委注重懲戒與教育相結合,精準發(fā)現(xiàn)個案背后的深層次癥結、普遍性問題,通過政策感召和紀法震懾,讓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干部自覺自愿接受監(jiān)督,讓犯錯的黨員干部心服口服認錯改錯,讓沒有問題的黨員干部自警自省。連續(xù)三年召開全市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四大班子領導同志和市委各部委、市直各黨組(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區(qū)(市)同步設置分會場,現(xiàn)場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通報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市委主要領導同志作警示教育輔導,強化警示震懾,做到警鐘長鳴。
堅持教育震懾為重。發(fā)揮警示教育“放大器”作用,堅持每查結一起典型案件都進行案件通報,全市紀檢監(jiān)察系統(tǒng)與媒體同頻共振,持續(xù)釋放執(zhí)紀必嚴的強烈信號。對在全市范圍內具有典型警示教育意義的案件,通過組織編印懺悔錄、拍攝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基地布展等多種形式警示宣傳,用現(xiàn)實、鮮活的案例教育引導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
堅持查擺剖析為要。把問題查擺剖析貫穿警示教育全過程,結合具體案情和案發(fā)部門(單位)實際情況,以查找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為抓手,深入剖析案發(fā)原因,撰寫案件剖析報告,編發(fā)《每周一案》。定期分析研判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失職失責案件以及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等,研究分析政治生態(tài)狀況,對應提出對策建議。
二、強化監(jiān)督制約,釋放“不能腐”的治理效能
突出問題導向。發(fā)揮警示教育強化監(jiān)督制約作用,針對典型案件暴露出來的問題,用好用活紀律檢查建議書和監(jiān)察建議書,督促相關單位圍繞違紀違法問題易發(fā)多發(fā)領域和授權、用權、控權等環(huán)節(jié)查漏補缺,重點從被審查調查對象自身腐化墮落的軌跡中查找體制機制原因,梳理曾任職崗位廉政風險點,不斷壓縮腐敗現(xiàn)象生存空間和滋生土壤。
壓緊壓實責任。把開展警示教育情況納入日常監(jiān)督、政治巡察范圍,督促案發(fā)部門(單位)黨組織在一定范圍內召開警示教育會,把處分決定從“告知通知書”變成“警示教育課”;對影響較大的違紀違法案件,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把案件警示教育納入黨建工作內容,定期采取“三會一課”、觀摩庭審現(xiàn)場等形式,針對本地區(qū)本部門本單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開展警示教育,推動問題全面整改落實。
推動建章立制。對違紀違法案件頻發(fā)多發(fā)的區(qū)(市)、行業(yè)或領域進行綜合分析,查找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系統(tǒng)性突出問題,提出落實責任、健全制度、加強管理的紀律檢查或監(jiān)察建議,督促有關區(qū)(市)、部門(單位)黨委(黨組)對現(xiàn)有規(guī)章制度進行清理、評估、修訂、完善,動態(tài)調整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查找風險漏洞,修訂完善權力運行流程圖,堵塞監(jiān)管漏洞,建立健全權力監(jiān)督制約長效機制。
三、增強抵腐定力,形成“不想腐”的思想自覺
分眾分類精準滴灌,分級分層靶向覆蓋。聚焦“一把手”等關鍵少數(shù),協(xié)助市委組織四大班子領導同志參觀市廉政教育館,兩次對新一屆政府組成部門“一把手”和新任職市管領導干部進行集體廉政談話,組織市直機關60余名新任職市管干部到*監(jiān)獄現(xiàn)場開展警示教育。聚焦年輕干部群體,開展“四個一”年輕干部分眾化紀律教育活動,在市委黨校中青班、青干班,市團校團干班等班次上對年輕干部講授紀律教育專題課,增強拒腐防變能力。聚焦農業(yè)農村、生態(tài)環(huán)保等領域開展“懺悔再現(xiàn)+案件剖析+紀法警醒”定制化警示教育宣講,聚焦金融、行政執(zhí)法等領域編寫同級同類干部警示教育案例,全市各級共編印各類懺悔錄、警示錄71期,拍攝38部警示教育片,充分釋放分層分眾的浸潤效果。
豐富傳播形式,創(chuàng)新教育載體。統(tǒng)籌召開警示教育會、播放警示教育片、組織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編輯警示教育讀本等傳統(tǒng)方式,探索沉浸式、代入式警示教育新模式,制作微動畫、短視頻等新媒體產品500余部。與*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推出廣播劇“清廉之島故事會”,以真實案例為原本改編,講述違紀違法人員的自我墮落軌跡、違紀違法情節(jié)、警示教育啟示,直擊心靈、觸及靈魂。截至目前,已播發(fā)150期、1500余萬人次收聽,并選編100期出版發(fā)行《清廉之島故事會》圖書。
推動融入日常,潤物無聲。把警示教育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組織漫畫、書法、剪紙、手工藝品等各類展覽和納涼晚會、曲藝歌舞、詩歌朗誦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借助故事和曲藝等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警示教育。把家風建設作為警示教育的重要載體,會同市婦聯(lián)等部門組織“清廉家風助清廉之島”五個一系列主題教育,深入挖掘家風不正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宣講,深化以案為鑒。在地鐵公共區(qū)域、電子屏廣泛投放近年來我市舉辦的全國廉潔文化漫畫展獲獎作品,用諷刺幽默的漫畫形式放大警示教育效果。強化廉潔文化陣地的警示教育載體作用,在全市已建成的191處“廉潔地標”內融入警示教育展陳,打造群眾家門口的警示教育“微課堂”。
2025年黨紀學習教育加強紀律建設心得體會4
市婦聯(lián)立足家庭、發(fā)揮優(yōu)勢,樹立系統(tǒng)性集成化思維,筑機制、創(chuàng)品牌、倡家風,團結引領島城婦女和家庭為持續(xù)擦亮“清廉之島”城市名片注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
一、筑機制,齊奏廉潔文化建設“交響曲”
健全政治責任機制。將廉潔文化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納入主體責任清單,黨組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層層簽訂責任書明責履責。健全內控責任機制,修訂制度匯編,從嚴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梳理排查崗位廉政風險點,強化“八小時內+外”監(jiān)督。
完善上下聯(lián)動機制。與市紀委機關、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文聯(lián)、市委黨史研究院等部門建立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協(xié)同機制,定期研究、共同參與、同步宣傳,形成工作合力。在市級,與市紀委、市政協(xié)等部門聯(lián)動,在市清廉家風館設立“市婦聯(lián)系統(tǒng)廉政教育基地”,在市政協(xié)文史館、*一戰(zhàn)遺址博物館等處建立3處市婦女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在各區(qū)(市)婦女之家、社區(qū)“父母學堂”,增加廉潔教育內容,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打造清廉家風建設陣地,為全市婦聯(lián)干部和婦女家庭提供清廉家風教育、學習交流、開展活動重要陣地。
創(chuàng)新活動聯(lián)手機制。牽頭制定“清廉家風助清廉之島”工作方案,連續(xù)多年與市紀委監(jiān)委機關等部門聯(lián)合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向全市黨員干部家庭發(fā)出“倡樹清廉風共建幸福家”家庭助廉倡議,開展“我的清廉家風”座右銘征集活動、“廉潔之行”社會實踐活動,2022年在全市開展家教家風主題宣講活動266場次,受眾2.2萬余人。組織黨員領導干部配偶參觀市清廉家風館、齊魯好家風主題展,設計清廉書簽、防疫口罩、濕巾等文創(chuàng)產品,增強活動的吸引力,《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山東省紀委監(jiān)委網站、*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先后予以報道,活動案例獲評*首屆清廉建設優(yōu)秀成果。
二、創(chuàng)品牌,鍛造廉潔文化建設“排頭兵”
堅持“清風習來”學廉。將黨風廉政教育、廉潔文化建設納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員干部學習重要內容,深學細悟總書記關于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組織經典誦讀、交流分享,公眾號推出“@年輕干部,聆聽清廉故事,譜寫青春華章”學習專欄,開展“廉政知識我來答”網上答題、“清風婦廉”——廉潔家教家風主題宣講等教育活動,持續(xù)涵養(yǎng)清正廉潔價值理念。
組織“清風細語”說廉。以“打造‘清風婦廉’,做忠誠干凈婦聯(lián)人”為主題,在機關開展品牌標識設計征集活動,以視頻形式發(fā)布品牌Logo,營造清廉建設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堅持廉政談話制度,每年制定廉政談話工作意見,對新任職和輪崗黨員干部跟進談話。制定《市婦聯(lián)運用監(jiān)督執(zhí)紀“第一種形態(tài)”工作辦法》,先后對15名黨員干部談話提醒。在重點節(jié)假日制作“清風婦廉”廉政提醒H5產品,督促黨員過好“廉節(jié)”。
開展“清廉之行”悟廉。舉辦“行走的大課堂”,開展“清廉踐學”主題黨日活動,先后組織黨員干部走進市廉政教育館、*黨史紀念館、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市清廉家風館、市檔案館、嶗山道廉文化館、“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展館等黨性教育基地,常態(tài)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廉潔文化浸潤心田。
三、倡家風,共創(chuàng)廉潔文化建設“幸福家”
倡樹清廉典型。建立“最美家庭”常態(tài)化尋找機制,將廉潔修身作為參選的重要條件,在全市尋找具有清正尚廉、家國情懷的家庭,動員更多家庭參與家庭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常態(tài)化尋找命名260戶最美家庭,9個家庭入選全國、全省最美家庭。舉行“弘揚好家風建設好家庭”——市慶祝5·15國際家庭日暨“最美家庭”發(fā)布活動,以歌舞表演、故事分享等形式全面展示。開通“家在*”視頻號,推出百個“家風好故事”音視頻,制作播出《家在*》等節(jié)目130余期,開展“好家風”公益宣講20場。打造暖馨公益圖書館等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基地,3個基地入選省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教育基地,讓廣大家庭學有榜樣、行有示范,營造家風助廉濃厚氛圍。
講好清廉故事。開展“家和萬事興”巡講“進社區(qū)、進家庭、到身邊”活動,廣泛宣傳古代清官廉吏、紅色家庭、島城名人和“最美家庭”的清廉家風故事,特別邀請周恩來總理的侄子周保章老人講述周總理廉潔奉公、廉潔齊家的感人故事。利用分布在全市各處的朗讀亭,組織“三八”紅旗手、“最美家庭”、新時代好少年等楷模,誦讀優(yōu)秀家風故事。制作“最美家庭”電視特別節(jié)目,推出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云宣講”,放大示范帶動效果。
引領清廉風尚。組織承辦“齊魯好家風”主題巡展,2000余名黨員干部參觀學習。開展“書香飄萬家”親子閱讀、家風故事匯展演等文化宣傳活動。組織開展“一封好家書”征集和“弘揚清廉家風·構建和諧家庭”主題簽名活動,將廉潔文化、孝禮文化與“美麗庭院”建設工作相結合,打造“好家風宣傳墻”,推動廉潔理念融入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