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太陽地球月亮篇一
有一天,太陽、地球和月亮三兄妹聚在了一起。
于是,他們三個不約而同的談起了自己。
“月亮妹妹,你呢!怎么樣,最近還好嗎?”太陽和地球齊聲問到。
“我……啊,我很好……??瓤取?/p>
其實,月亮過得也不好,只是不想然太陽和地球擔心。人類每去月球考察一次,對月球都有一定的傷害??扇祟悈s意識不到。
太陽、地球和月亮同時搖了搖頭很無奈。
太陽說:”我們又要分別了,50萬年后再見了?!按蠹叶己軕賾俨簧?,但最后還是分開了,回到了自己的“崗位”。
太陽地球月亮篇二
宇宙在物理意義上被定義為所有的空間和時間(統(tǒng)稱為時空)及其內涵,包括各種形式的所有能量,比如電磁輻射、普通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等,其中普通物質包括行星、衛(wèi)星、恒星、星系、星系團和星系間物質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太陽、月亮與地球之間的奇妙現象,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月亮,跟隨地球不知多少年了?也許地球上還沒有人類之前,它就在天天看著地球。以前,大家都說月亮上的廣寒宮里面住著一位古代美女嫦娥,一只白兔,還有一位天天在砍伐桂樹的吳剛。然而,在1969年7月19日,美國太陽神十一號太空船登陸月球,沒有看到廣寒宮,也沒有找到嫦娥和白兔,更沒有桂樹和吳剛,于是許多人的美麗幻想成為科學的失望。
目前有關月球起源的說法有三種,第一個假說是月球和地球一樣,是在四十六億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塵云和氣體凝聚而成的;第二個假說是月球系由地球拋離出去的,拋出點后來形成太平洋;第三個假說是月球是宇宙中個別形成的星體,行經地球附近時被地球重力場捕獲,而環(huán)繞地球。
原本多數科學家相信第一種說法,也有少數相信第二種說法,可是自從太空人登上月球,取回不少月球土壤,經化驗分析知道月球成份和地球不同,地球是鐵多矽少,月球是鐵少矽多,地球鈦礦很少,月球很多,因此證明月球不是地球分出去的,第二種說法站不住腳了。同樣的原因,也使得第一個假說動搖了,因為,如果地球和月球是在四十六億年前經過相同過程形成的,那么成份應該一樣才對,為何差異會那么大呢?所以,科學家只好也放棄第一種說法。只剩第三種說法了,可是如果是其他地方飛來的星體,飛進太陽系后,太陽引力比地球引力大很多,照理講月球應該受到太陽的引力而飛向太陽,不是受到地球的引力留在地球上空的。
這三種正統(tǒng)科學家提出的假說,沒有一項能解答所有疑問,也沒有一項禁得起嚴格的質問。事實上,時至今日,月球來自何處,仍是天文學未定之論。也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月亮起源的看法,不管多離奇,他人是不能用任何不科學的字眼來批評的。
現在舉出一個大家都想不到的天文上的奇妙現象,讓大家用心想一想。
從地面上看過去,兩個約略同大的天體,一個管白天,一個管夜晚,太陽系中,還沒有第二個同例。著名科學家艾西莫夫曾說過:從各種資料和法則來衡量,月球不應該出現在那里。他又說: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蝕,小到仍能讓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學上找不出理由解釋此種現象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太陽系若干行星擁有衛(wèi)星,這是自然現象,但是我們的月球卻有一個不自然的大小,也就是說做為一個衛(wèi)星,它的體積和母親行星相比實在是太大了。我們來看看下列數據:地球直徑12756公里,衛(wèi)星月球直徑3467公里,是地球的百分之二十七?;鹦侵睆?787公里,有兩個衛(wèi)星,大的一個直徑23公里,是火星的百分之0.34。木星直徑142800公里,有十三個衛(wèi)星,最大的一個直徑5000公里,是木星的百分之三點五。土星直徑120000公里,有二十三個衛(wèi)星,最大的一個直徑4500公里,是土星的百分之三點七五??匆豢?,其他行星的衛(wèi)星,直徑都沒有超過母星的百分之五,但是我們的月球卻大到百分之二十七,這樣比較之后,是不是發(fā)現月球實在大的不自然了。這個資料,又在告訴我們,月球的確不尋常。
科學家告訴我們,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隕石和慧星撞擊形成的。地球上也有一些隕石坑,科學家計算出來,若是一顆直徑幾哩的隕石,以每秒三萬哩的速度(等于一百萬噸黃色炸藥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他所穿透的深度應該是直徑的四到五倍。地球上的隕坑就是如此,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隕坑竟然都很淺,以月球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gagrin crater)來說,只有四哩,但它的直徑卻有一百八十六哩寬!直徑186哩,深度最少應該有七百哩,但事實上加格林坑的深度只是直徑的百分十二而已,這是科學上的不可能。
月球隕石坑有極多的熔巖,這不奇怪,奇怪的是這些熔巖含有大量的地球上極稀有的金屬元素,如鈦、鉻、釔等等,這些金屬都很堅硬、耐高溫、抗腐蝕。科學家估計,要熔化這些金屬元素,至少得在兩、三千度以上的高溫,可是月球是太空中一顆死寂的冷星球,起碼三十億年以來就沒有火山活動,因此月球上如何產生如此多需要高溫的.金屬元素呢?而且,科學家分析太空人帶回來的380公斤月球土壤樣品后,發(fā)現竟含有純鐵和純鈦,這是自然界不會有的純金屬礦。
月球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地球,它的背面直到太空船上去拍照后人類才能一窺容顏。以前天文學家認為月球背面應和正面差不多也有很多隕坑和熔巖海。但是,太空船照片卻顯示大為不同,月球背面竟然相當崎嶇不平,絕大多數是小隕坑和山脈,竟然只有很少的熔巖海。
此種差異性,科學家無法想出解答,照理論言,月球是太空中自然星體,不管哪一面受到太空中的隕石撞擊的機率應該相同,怎會有內外之分呢?月球為何永遠以同一面向著地球?科學家的說法是說它以每小時16.56公里的速度自轉,另一方面也在繞著地球公轉,它自轉一周的時間正好和公轉一周的時間相同,所以月球永遠以一面向著地球。
1843年曾繪制數百張月球地圖的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史谷脫,發(fā)現原來約有數公里的利尼坑正在逐漸變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個小點,周圍全是白色沉積物,科學家不知原因為何?1882年四月二十四日,科學家發(fā)現月球表面亞里斯多德區(qū)出現不明移動物體。1945年十月十九日,月面達爾文墻出現三個明亮光點。
1954年七月六日晚上,美國明尼蘇達州天文臺長和其助手,觀察到皮克洛米尼坑里面,出現一道黑線,過不久就消失了。1955年九月八日,洛斯坑邊緣出現兩次閃光。1956年九月二月九日,日本明治大學的豐田博士觀察到數個黑色物體,似乎排列成dyax和jwa字型。
1966年二月四日,蘇俄無人探測船月神九號登陸雨海后,拍到兩排塔狀結構物,距離相等,依凡桑德生博士說:它們能形成很強的日光反射,很像跑道旁的記號。依凡諾夫博士從其陰影長度估計,大約有十五層樓高,他說:附近沒有任何高地能使這些巖石滾落到現在位置,并且成幾何形式排列。
另外,月神九號也在風暴海邊緣拍到一個神秘洞穴,月球專家威金斯博士因為自己也曾在卡西尼a坑發(fā)現一個巨大洞穴,因此他相信這些圓洞是通往月球內部。1966年十一月二十日,美國軌道二號探測船在距寧靜海四十六公里的高空上,拍到數個金字塔形結構物,科學家估計高度在十五至二十五公尺高,也是以幾何形式排列,而且顏色比周圍巖石和土壤要淡,顯然不是自然物。
1967年九月十一日,天文學家組成的蒙特婁小組發(fā)現寧靜海出現四周呈紫色的黑云。這些奇異現象,不是一般人的外行發(fā)現,全是天文學家和太空船探測器的報告,這意味著:月球有人類未知的神秘!
1968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太陽神八號太空船在調查將來的登陸地點時,遇到一個巨大的有數平方英里大的幽浮,但在繞行第二圈時,就沒有再看到此物體,它是什么?沒人知曉。太陽神十號太空船也在離月面上空五萬尺的地方,突然有一個不明物體飛升,接近他們,這次遭遇拍下了紀錄片。1969年七月十九日,太陽神十一號太空船載著三位太空人奔向月球,他們將成為第一批踏上月球的地球人,但是在奔月途中,太空人看到前方有個不尋常物體,起初以為是太陽神四號火箭推進器,距他們有六千英里遠。
太空人用望遠鏡看,那個物體呈l狀,阿姆斯特朗說:像個打開的手提箱。再用六分儀去看,像個圓筒狀。另一位太空人艾德林說:我們也看到數個小物體掠過,當時有點振動,然后,又看到這較亮的物體掠過。七月二十一日,當艾德林進入登月小艇做最后系統(tǒng)檢查時,突然出現兩個幽浮,其中一個較大且亮,速度極快,從前方平行飛過后就消失,數秒鐘后又出現,此時兩個物體中間射出光束互相連接,又突然分開,以極快速度上升消失。
在太空人要正式降落月球時,控制臺呼叫:那里是什么?任務控制臺呼叫太陽神十一號。太陽神十一號如此回答:這些寶貝好巨大,先生………很多……噢,天呀,你無法相信,我告訴你,那里有其他的太空船在那里………在遠處的環(huán)形坑邊緣,排列著………他們在月球上注視著我們……蘇俄科學家阿查德博士說:根據我們截獲的電訊顯示,在太空船一登陸時,與幽浮接觸之事馬上被報告出來。1969年十一月二十日,太陽神十二號太空人康拉德和比安登陸月球,發(fā)現幽浮。1971年八月太陽神十五號,1972年四月太陽神十六號,1972年十二月太陽神十七號………等等的太空人也都在登陸月球時見過幽浮。
科學家蓋利曾說過:幾乎所有太空人都見過不明飛行物體。第六位登月的太空人艾德華說:現在只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來自何處?第九位登月的太空人約翰.楊格說: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相信一件確定的事。1979年,美國太空總署前任通訊部主任莫里士.查特連表示與幽浮相遇在這里是一件平常的事,并說:所有太空船都曾在一定距離或極近距離內被幽浮跟蹤過,每當一發(fā)生,太空人便和任務中心通話。
1970年,俄國科學家柴巴可夫(alexgander scherbakov)和米凱威新(mih-kai vasin)提出一個令人震驚的太空船月球理論,來解釋月球起源。他們認為月球事實上不是地球的自然衛(wèi)星,而是一顆經過某種智慧生物改造的星體,加以挖掘改造成太空船,其內部載有許多該文明的資料,月球是被有意的置放在地球上空,因此所有的月球神秘發(fā)現,全是至今仍生活在月球內部的高等生物的杰作。當然這個說法被科學界嗤之以鼻,因為科學界還沒有找到高等智慧的外星人,但是,不容否認的,卻是有許多資料顯示月球應該是空心的。
人們可以來重新架構月球理論:月球是空心的,月殼分為兩層,外殼是巖石及礦物層,由于隕石撞擊月球后只能穿這一層,已知隕坑的深度都不深,最深只有四哩,所以此層厚度最多五哩。月球內殼是堅硬的人造金屬層,厚度不知道,也許只有幾哩,成份含有鐵、鈦鉻等,能耐高溫、高壓、腐蝕,是一種地球人未知的合金。
因為太空人安裝在月球表面的月震儀顯示震波只在月表傳遞,而不深入內部,可見月球的確只有這兩層月殼。既然如此,月球就不是自然界的,它是人造的,造它的人經過精細計算,將月球從他們的星系運到太陽系來,擺在現在的位置,使地面上的人能在夜間看到它,而且和太陽一樣大。所以,月球起源的三種傳統(tǒng)理論都不對。
造月的人讓月球永遠以一面向著地球,因為這一面有不少觀察地球的設備。他們自己住在月球背面的內部,因為月球表面日夜溫差太大,中午最熱是攝氏127度,夜間最冷是攝氏零下183度,不適合居住,所以都住在內部。
他們已發(fā)展出飛碟,經常飛出外面作些研究或修護儀器,并注意地球人的動靜,有時被地球太空人看到,有時被地面上的望遠鏡觀測到。造月的人是哪一種外星人?他們來此有多久了?我們目前都還不知道。也許不久,地球人就能知道月球的真相了。
太陽地球月亮篇三
期待的大雪,沒有出現。想象中的雪人還在童年。
太陽升起。冬天有了一些暖意。地球還是這個地球,太陽還是這輪太陽。心情可以暫時被凍僵、被封閉,但明亮的陽光可以喚醒肉體與心靈。
記憶中,鄉(xiāng)野的冬天很冷酷,也很溫馨。池塘結著一層厚厚的冰。這是我們的溜冰場。一次一次摔倒,一次一次爬起。純真的歡笑,灑滿這個冰雪的世界。池塘岸上的大大小小的雪人,正在微微的陽光下,表演各種手勢。
其實,我們很饑餓??湛盏母怪?,膨脹著小小的希望。吃飽,就是最大的幸福。
曬太陽。幾十年的太陽,一直照耀著鄉(xiāng)野與城市。太陽融化了我們的雪人,也融化了童年的清貧與歡樂。
曬太陽。曬著童年的太陽,我們慢慢成長,慢慢變老。
此時此刻,太陽正流傳著腳步。所有的層面與線條,所有的形式都包裹在白晃晃的內容之中。街道上來去匆匆的人群,朝著各自的方向移動。相似,卻不可替代。
昨夜的月亮有些圓,有些亮。長沙的夜市,燈火輝煌。陌生的面孔,在身邊閃過,如落葉,如音符。生命潮漲潮落。在不為人知的處所,欲望剛剛結束,或許剛剛開始。
曬月亮。月光穿過城市的夜幕,輕輕地撫摸。正在建設中的道路,不通。繞道而行的,還有一些原本直行的渴望。曲徑通幽,夜色可以掩飾一些表情。
曬月亮。童年的月亮是一個童話,無法復制。
太陽,升起在右肩。月亮,升起在左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