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黨課通過尋訪陳延年、陳喬年兩位烈士在家鄉(xiāng)留下的歷史印跡,回顧兩位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人生故事,重溫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感受中共產黨人的家國之愛、信仰之美。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觀看《燃燒青春化作光》觀后感心得體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觀看《燃燒青春化作光》觀后感心得體會1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在紅色故事中感悟初心使命。今日,我通過安徽先鋒網觀看了微黨課《燃燒青春化作光》,該黨課講述的是90多年前陳延年、陳喬年兩位革命前輩,短暫而又璀璨的革命生涯。“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絕不跪下!”他們在英勇就義前的聲音振聾發(fā)聵,用生命譜寫了理想信念之歌。
學“微黨課”,堅定理想信念,錘煉政治品格。自幼嫉惡如仇的延年喬年兄弟,從小就立下救國救民的壯志。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不熄滅。就如一百年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激勵了無數共產黨人頑強拼搏、英勇奮斗,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延年、喬年兩兄弟的鋼鐵意志,這從心底迸發(fā)出來的話語,“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不斷提醒著作為青年黨員的我們,要不斷提高自我政治理論修養(yǎng),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絕不含糊,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這不僅是一種政治責任,也是一種精神追求,是實現個人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的理想。
學“微黨課”,錘煉專業(yè)素質,練就過硬本領。1916年,延年和喬年到上海求學,并雙雙考入震旦大學攻讀法科。他們白天勤工儉學,晚上以地板為床,吃的是大餅、喝的是自來水,住的是小亭子,夏天無蚊帳、冬天無棉衣,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同學們中最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的形象,但清苦的生活條件并沒有影響他們求學的熱情,他們格外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1919年和1923年,兄弟倆一同赴法勤工儉學、赴莫斯科東方大學深造。多年以來的積累,鍛煉了他們干事的能力,淬煉出他們先進的思想,為今后革命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作為新時期的年輕黨員和青年教師,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克勤克儉、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積極擔當作為,勤勤懇懇,堅持實踐鍛煉、敢于經受摔打,在實踐中求真知,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務必在探索中找規(guī)律,不斷形成新經驗、深化新認識,不斷錘煉應對困難的過硬本領。
學“微黨課”,永葆赤子之心,踐行初心使命。1927年陳延年在上海被捕,寧死不跪,被國民黨反動派亂刀砍死,29歲就英勇就義。但壯士身亡志未窮,正是他懷揣著對黨的赤子之心,即使敵人的尖刀抵在咽喉上也毫無畏懼,以赤子情懷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擔使命。微黨課的學習對我來說是精神上的一次洗禮,在瞻仰革命偉人中致敬光輝歷史,同時對黨的認識也更趨成熟,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會繼續(xù)加強自己的黨性修養(yǎng),無論是思想還是學習生活上,都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努力,不斷要求進步,在平凡的教師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的熱情。要堅持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不負重托、奮發(fā)向上,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
觀看《燃燒青春化作光》觀后感心得體會2
“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決不跪下!”“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這是1927和1928年,兩位年輕的戰(zhàn)士英勇就義前的慷慨陳詞,他們就是陳延年和陳喬年。英雄功勛彪炳史冊,烈士精神燭照未來。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陳延年和陳喬年追求真理,堅守信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沖破黑暗,燃燒自己。對革命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賡續(xù)他們的精神,唯有在新征程上奮力前行,才能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先烈的時代偉業(yè)。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應肩負起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綻放出奮斗青春的風采,鑄就更璀璨的未來。
吾以艱苦奮斗為使命,繪出青春之畫卷。“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留有余溫”,百年前的中國生于風雨飄搖,烽火硝煙,江山激昂,我們摯愛的土地上硝煙彌漫,滿目瘡痍。是這樣一群“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青年,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以一艘紅船揚帆起航,乘風破浪。此后,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繼,從建國偉業(yè)到兩彈一星,從改革開放到抗擊新冠,百年前的青年救亡圖存,七十年前的青年建設國家,四十年前的青年建設國家,時代從未停止過出題,中國青年也從未怕過。“青春氣貫如虹,勇銳蓋過怯懦,進取壓倒茍安”,奮斗兩個字,寫在中國青年的骨子里。先輩既如此,吾輩豈貪安?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應棄燕雀之志,慕鴻鵠而高翔,在歷史的脈絡中傳承信仰的力量,在盛世的青春里踐行奮斗之路。
吾以壯志報國為使命,奏響時代之贊歌。“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百年前有志青年的振臂高呼里,有無畏擔當之勇氣,有忠誠愛國之熱血,亦有革故創(chuàng)新之精神,團結包容之心胸。時代輪替中,始終不變的是奮斗者的身姿;歷史坐標上,始終清晰的是奮斗者的步伐。青年理想遠大,國家就有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青年志存高遠,民族就能不斷激發(fā)奮進力量。無論在雪山之巔的“云中哨所”中,還是在蔚藍海疆的遠洋戰(zhàn)艦里;無論在“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過程中,還是在鞏固脫貧攻堅的第一線,處處都活躍著奮斗的青春身影。我們的崗位可以平凡,但我們的志向不能平庸,我們的事業(yè)可以微小,但我們的行動不能卑微。要將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
吾以振興中華為使命,開辟青春之天地。“惟愿諸君將振興中國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百年前陳延年和陳喬年兩兄弟在歷史上揮出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那崇高樂觀的精神,堅毅果敢的意志,慷慨就義的勇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和進步群眾為了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前行,緬懷過去是為了接續(xù)奮斗。在先輩創(chuàng)造的和平年代里,我們仍然要保持居安思危的謹慎,永不言棄的意志和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勇往直前地在各個領域攻堅克難,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弘揚偉大精神。一百多年來不變的夢想是振興中華。我們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力軍,更應當著眼未來,不負韶華,奮斗自強。相信他日之我,心中有溝壑,立馬振山河;堅信明日之中國,仍是五岳向上,江河滾滾。愿我與國,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我始終堅信,百年前若沒有那群疾呼奔走的青年,時代之光必將湮滅,百年后,新時代的青年,同樣也舉著青春之火,用行動捍衛(wèi)這個時代微小而執(zhí)著的光明。正如路遙所言:“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斗。”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不負眾望,如高山之雪蓮、寒冬之梅花、峭壁之松柏,扎根于祖國的土地上;更應不忘初心,不負韶華,日月兼程,為祖國闖出一片繁花似錦的未來!
觀看《燃燒青春化作光》觀后感心得體會3
近日,《百部精品微黨課》系列視頻在“安徽先鋒”系列黨員教育平臺開設。微黨課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主線,重點講述黨的奮斗歷程和優(yōu)良傳統等,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干部自覺向“榜樣”看齊,學習擔當、奮斗、忠誠、為民的崇高精神,在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中刻畫“青春”最美模樣。
傳承“愿以寸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的忠誠之心。“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從凝聚廣東區(qū)委,到成立廣東婦女解放協會;從協助周恩來建立鐵甲車隊到組建獨立團;從建立省港罷工工人糾察隊到領導香港大罷工,在短短的29年里,陳喬年和陳延年兄弟二人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為黨和國家奮斗一生的“堅定信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要時刻緊繃理想之弦,堅定“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的信念,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將矢志不渝的愛黨愛國之情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積蓄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磅礴力量,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奮進征程中成就自我。
賡續(xù)“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的擔當之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1972年6月26日,陳延年在上海遭國民黨軍警逮捕,被酷刑折磨得體無完膚,劊子手喝令他跪下,29的陳延年卻高聲回應:“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決不跪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擔當和斗爭是一種精神,需要無私的品格和無畏的勇氣。我們青年同志在擔當和斗爭中,既要有“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魄,也要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堅韌,更要有“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練”的自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的要求,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努力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chuàng)新、學以致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青春奮斗足跡。
追尋“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的奉獻之心。“少年肩上不僅有清風朗月,更有國家擔當”。1927年,29歲的陳延年在上海被國民黨反動派亂刀砍死;1928年,26歲的陳喬年在也慘遭殺害,最后留下“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革命戰(zhàn)爭年代,無數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就義,把生命奉獻給了民族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事業(y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作為青年黨員干部要把“許黨報國、履職盡責”作為奮斗目標,要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緊跟時代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潮流,把崇高理想信念轉化為具體行動,始終牢記人民公仆身份,切實做到沉下心來、撲下身來、扎下根來,深入基層為民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立足崗位,走好新時代“趕考路”。
觀看《燃燒青春化作光》觀后感心得體會4
近期,在觀看了關于陳延年、陳喬年兄弟投身革命的黨課《燃燒青春化作光》后,我的內心仿佛也被這火焰點燃,熱血沸騰。
不忘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陳延年、陳喬年兄弟的事跡,如同歷史長河中璀璨的星辰,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他們?yōu)榱嗣褡濯毩⒑腿嗣裥腋?,毅然決然地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樂章。這種為了理想和信念而奮斗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我們黨由革命黨到執(zhí)政黨,由民主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在這諸多變化中,不變的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及為實現共產主義這一最終理想和目標所付出的不懈奮斗與追求。此時此刻,我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獨具的強大生命力、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這正是吸引一批又一批先進分子渴望早日成為黨的一員的核心所在。
不忘肩上責任,強化履職擔當。作為一名在農村工作的年輕黨員,我深知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雖然我的崗位平凡,但我也希望能夠為人民群眾做些實事、好事。在觀看黨課的過程中,我仿佛看到了陳延年、陳喬年兄弟的身影,他們那種無私奉獻、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勵著我不斷前行。在工作中,我時常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但每當想到先烈們的奮斗歷程,我就會受到巨大的鼓舞,先烈們不懼艱難困苦、始終勇毅前行的事跡,成為我堅定信念、克難攻堅、奮發(fā)進取的不竭動力。
不忘心中信念,奮勇爭先作為。“青春如初春之陽,如破曉之明。”我的青春,也應當如此,不僅照亮自己的道路,更要為他人帶去溫暖和希望。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黨員,但是我亦應有積極進取、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在推動南山村高質量發(fā)展中有所作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當中,我會積極關注社會熱點和公共事務,關注國家、地區(qū)和社區(qū)的發(fā)展,主動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和公益活動,盡自己所能,幫助那些有困難、有需要的群眾。我將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技能,為南山村的工作開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傊苿幽仙酱宓母哔|量發(fā)展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從自身做起,團結身邊的群眾,共同為著南山村的發(fā)展而奮進!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同時,我也將不斷學習和進步,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近日,通過認真觀看微黨課《燃燒青春化作光》,讓我又重新認識了陳延年、陳喬年兩位年輕革命先烈,對于他們英勇就義的犧牲精神,內心深受觸動,久久不能平靜。歷史長河波瀾壯闊,一代又一代人接續(xù)奮斗創(chuàng)造了今天的中國,回望過去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廣大年輕干部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跑好民族復興“接力賽”,執(zhí)“信仰之光”、“篤行之光”、“為民之光”照亮青春“星火之路”,乘勢而上,砥礪前行,把火熱青春融入復興偉業(yè),續(xù)寫時代“新榮光”。
執(zhí)“信仰之光”,以“一心一意跟黨走”的忠誠品格照亮“趕考路”,讓青春在鐵心跟黨走、矢志而不移中凝聚“星火燎原”。“延喬路”的命名,源于紀念革命烈士陳延年、陳喬年。在赴法國勤工儉學后,他們選擇了共產主義的理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走上了革命斗爭的道路,為了堅定的理想,為了國家的命運,義無反顧,慷慨赴死。犧牲時,陳延年僅29歲,陳喬年僅26歲,就義之際,兩位年輕共產黨人留下了“革命者只有站著死,絕不下跪”“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的慷慨陳詞。身處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廣大年輕干部要見“信念”之賢,思“忠誠”之齊,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以堅如磐石的崇高信仰凝聚起恢弘的青春志氣。自覺加強政治修養(yǎng),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牢記“國之大者”,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鑄就忠誠之“骨”,筑牢信仰之“魂”,將政治信仰、政治忠誠化于心踐于行。
執(zhí)“篤行之光”,以“一步一步犇向前”的不懈奮斗緊握“接力棒”,讓青春在真抓實干、踔厲奮發(fā)中點燃“星火成炬”。出生于書香門第的兩兄弟,自幼便博覽群書,求學期間,他們拒絕了所有人的資助,意志堅定地自力更生,在十分艱難的環(huán)境下出色完成了學業(yè)。在那個積貧積弱,民眾麻木冷漠、社會動蕩的時代,本可以“獨善其身”的兄弟倆卻沒有做冷眼旁觀者,而是窮盡自己的生命,做一名吶喊者,用生命和鮮血驚醒在封閉鐵屋內昏睡等死的眾人。兩位意氣風發(fā)的中國少年,用鮮血踏出了一條為黨為國為民的道路,扛起了“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責任??照務`國,實干興邦。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干部要敢于沖鋒陷陣、攻城拔寨,勇于到艱苦環(huán)境和基層一線去擔苦、擔難、擔重、擔險,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實干擔當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決心,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意志,在順勢中作為、在逆勢中奮進、在攻堅克難中成就事業(yè)。
執(zhí)“為民之光”,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如磐初心走好“每一步”,讓青春在一心解民憂、履踐而致遠中綻放“星火燦爛”。陳延年、陳喬年被捕入獄時,一個寧死不跪,一個不屈不撓,在就義的前一刻,依舊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走向刑場,回眸的那一刻,眼底透出的光,便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奮斗的縮影。風雨激蕩的革命歲月現在變成了國泰民安,他們的奮斗也在歷史上揮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立足新時代新起點,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廣大年輕干部要始終牢記“但愿蒼生俱飽暖”的初心,“置頂”群眾事、“亮出”為民心、“答好”服務卷,精準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愿所盼,長期在矛盾多、困難多、問題多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到群眾意見大、呼聲大、怨氣大的地方去理順情緒,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全心全意解決好群眾揪心事,讓青春綻放在服務人民群眾偉大實踐中,在為民實踐中不斷擦亮“民本情懷”的鮮明“底色”。
觀看《燃燒青春化作光》觀后感心得體會5
近期,我懷著崇敬的心觀看了微黨課《燃燒青春化作光》。黨課通過尋訪延喬兄弟在家鄉(xiāng)留下的歷史印跡,讓我們跨越歷史時空,回顧他們短暫而光輝的人生,見證他們共同用青春揮灑熱血、用生命詮釋信仰,書寫一段青春和夢想的故事。當代青年應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tài),接好榜樣的“接力棒”,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汲取榜樣“對黨忠誠”的信念力量,逐“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的使命夢。“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決不跪下!”這是90多年前陳延年、陳喬年兩位烈士英勇就義前振聾發(fā)聵的革命誓言。山長水闊不辭其遠,風摧雨折不改其志。陳延年和陳喬年兩位烈士始終肩負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使命,篳路藍縷、砥礪前行。從“夜打燈籠訪貧農”的勤勉為民,到“寧死不傷百姓”的毅然決然,從“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嚴以律己,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堅定不移……一樁樁、一件件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作為新時代青年干部,我們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是我們不變的初心。
汲取榜樣“甘于奉獻”的擔當力量,逐“勤勉敬業(yè)守初心,甘為駐村螺絲釘”的民生夢。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革命的道路本就是一條向死而生的路,但陳延年陳喬年仍然義無反顧向前走,遍地荊棘也絕不回頭,始終堅持理想信念,把革命利益看作高于一切,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如果沒有老一輩共產黨人拼命地干,沒有他們付出的鮮血乃至生命,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作為新時代青年干部,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慎終如始,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作風,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以謙虛謹慎迎接新的挑戰(zhàn)、以艱苦奮斗書寫新的輝煌,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yōu)槊篮矛F實。
汲取榜樣“恪盡職守”的奮進力量,逐“櫛風沐雨自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實干夢。1927年,29歲的陳延年在上海被國民黨反動派亂刀砍死;1928年,26歲的陳喬年也慘遭殺害,最后留下“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延喬兄弟,短暫而又璀璨的革命生涯,正是對青春最生動的注解,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新時代青年干部,我們要在榜樣的先進事跡中汲取“甘于奉獻”的擔當力量,樹立“寶劍鋒從磨礪出”的“決心”,只做“實干家”,不當“清談客”,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時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將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做出成效,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我們的黨創(chuàng)造了非凡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是從哪里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觀看《燃燒青春化作光》觀后感心得體會6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陳延年、陳喬年兩兄弟,短暫而又璀璨的革命生涯,正是對青春最生動的注解。通過觀看精品微黨課《燃燒青春化作光》,我了解到黨史的波瀾壯闊,深深感受到紅色革命精神的力量,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更需要賡續(xù)紅色基因,在趕考路上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青年要涵養(yǎng)“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沖勁。1927年陳延年在上海被捕,寧死不跪,“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絕不跪下!”這是他被國民黨反動派亂刀砍死時的怒吼。正是他懷揣著對黨的赤子之心,即使敵人的尖刀抵在咽喉上也毫無畏懼,以赤子情懷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擔使命。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青年人,必須立大志、存大愛、修大德,胸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豪情壯志,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yè)中。
青年要涵養(yǎng)“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理想信念激勵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五千年燦爛文明,激勵著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激勵著共產黨人不斷前進勇立時代潮頭。廣大青年正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面臨新挑戰(zhàn),因此更應該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淬煉自我意志,對黨忠誠,自覺履行敬黨愛黨、為黨盡責的責任擔當,以“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系好系緊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年要涵養(yǎng)“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干勁。青春向黨,百年櫛風沐雨,歲月難掩芳華。正是因為一代代青年將自身命運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密聯系在一起,踐行初心不忘,牢記使命擔當,我們的祖國才能從一窮二白到繁榮昌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新時代的青年,更應該勇當先鋒、勇挑重擔,繼承發(fā)揚擔當精神,胸懷“國之大者”,以“我將無我”的境界竭盡所能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以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高唱奮斗之歌,爭當理想的追夢人,乘風破浪向未來。